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南街绿地金融城9号院1号楼5层
18601103476

时间:2025-06-26 中建政研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核心要义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纲领,在特定区域内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它旨在打破土地利用碎片化低效化的困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与双向流动,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融合迈向新高度 ,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举措
自 2019 年自然资源部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来,截至 2023 年底,全国 1304 个试点累计投入资金 4488 亿元,完成综合整治规模 378 万亩,实现新增耕地 47 万亩减少建设用地 12 万亩 ,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大主流投融资模式深度拆解与案例剖析
(一)投资人(自营)模式
该模式下,地方政府通过公开采购的方式,筛选具备土地综合整治能力的社会投资人双方明确分工:投资人负责项目投融资与建设,政府则承担行政审批监督等职责,项目产生的土地综合整治收入由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成此模式适用于土地综合整治专业能力强但资金实力较弱的地方政府,能够有效整合政府的管理优势与投资人的资金优势
案例:凤山县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凤山县自然资源局公开招标,选定深圳前海虹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冶华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为社会资本,合作期 5 年项目以全域土地整合整治为依托,整合涉农涉地项目资金,为整治工作提供融资支持
(二)投资人 + EPC 模式
地方政府授权下属平台公司全面负责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管护,并允许其引入具有土地综合整治能力的投资人,或与由资金方和工程总承包方组成的联合体合作,广泛整合社会资源此模式适用于资金紧张且缺乏专业能力的地区,能引入大型工程建设单位和专业运营商,但需重点关注项目自平衡问题
案例:前郭县达里巴乡吉郭村等 2 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土地整理中心招标确定吉林省万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吉林省旭龙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为社会资本方中标方负责项目全周期投资与施工,指标交易后,水田按省内实际交易到位额度的 12.5% 比例奖补投资方
(三)EPC+O 模式
项目以平台公司为实施主体,平台公司自筹建设资金,公开招标项目施工总承包方,招标范围涵盖设计施工招商等全流程建设与服务项目土地开发收益指标交易收益产业税收等收入由政府拨款,一部分用于支付施工总承包方的成本与收益,另一部分用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该模式由总承包单位统筹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营环节,确保工程高效运转,适用于财力雄厚但缺乏专业能力的地方政府
案例:浙江省某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采用 EPC+O 模式,合作面积 14 平方公里(约 2 万亩),总投资约 23 亿元某专业公司作为总包负责项目开发获利,城投公司享有开发收益,项目通过综合整治实现乡村空间重构与重生
(四)特许经营模式
政府通过竞争方式公开采购社会投资人,并授权平台公司与投资人合资成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管护双方通过特许经营协议明确权利义务与风险分担,约定项目公司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取收益该模式与 投资人 + EPC 模式 类似,但允许财政资金补贴,平台公司的参与有助于统筹区域开发资金资源,降低融资成本
案例:双峰县土地综合整治及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投资额 51000 万元,双峰县自然资源局招标确定双峰县城乡资产开发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标单位双方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由中标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
产业导入策略与典型实践案例
(一)产业导入策略与实践路径
1. 因地制宜规划产业:依据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精准定位特色产业如农业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文化资源优越地区开发乡村旅游休闲康养产业某地区凭借优质土壤与气候,引入高端有机蔬果种植产业,配套建设加工车间,提升产品附加值
2. 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农业为根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打造 农业 + 旅游农业 + 电商农业 + 文化 等多元融合模式某乡村发展生态农业,建设观光采摘园农家乐,结合电商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业协同增效
3. 强化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某农产品加工园区通过完善水电气供应与物流配送,吸引多家企业入驻
(二)项目遇到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1. 挑战
资金短缺: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部分地区财政资金有限,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不足,制约项目推进
产业发展风险:产业导入后,面临市场波动技术更新人才短缺等问题,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
利益协调困难:涉及政府村集体农民企业等多方利益主体,在土地流转收益分配项目决策等方面矛盾频发,协调难度大
2. 未来方向
多元化融资渠道拓展: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如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产业创新与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技术与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补偿收益分红就业安置等方式,保障各方利益
(三)典型项目案例
商河县玉皇庙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期,获得农发行商河县支行 47000 万元贷款支持项目以 千万工程 经验为指导,推进建设用地整理农用地提质生态修复三大工程通过拆旧复垦整治 空心村,实施农用地整治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开展生态治理改善水环境
在产业导入上,创新 土地整治 + 产业导入 模式,集约化经营流转土地,委托专业合作社管理,引入销售公司搭建网络,构建现代农业链条同时,配套智能灌溉系统,建设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提升农产品品质,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带动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