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中建政研
集团介绍
创始人介绍
发展历程
资质荣誉
解决方案
活动报名
新闻动态
集团要闻
行业新闻
新型智库
专家团队
社会责任
智库观点
方法论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10月底截止!2026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储备指南,这些“陷阱”需警惕
日期:2025-09-18


2026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工业领域申报已于9月15日正式启动,而各省(市)需在10月24日前完成全省项目汇总报送看似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但受国庆长假与多地审核流程的影响,企业实际可用于筹备材料的时间仅约12天这意味着,错过此次申报窗口,企业将失去2026年借助这一重要资金支持的机会,当前申报已进入关键冲刺期

重点聚焦十大领域

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聚焦十大领域,同时也明确划定了申报禁区,企业需精准把握支持范围,避免踩雷

支持领域涵盖石化化工有色建材机械汽车零部件纺织轻工医药(含医疗器械)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含勘探),基本覆盖了工业领域的核心产业

但在这些领域中,部分项目被明确排除在外:建材类项目不包含水泥平板玻璃相关项目,像水泥生产线改造就无法申报;轻工类项目排除粮油加工,例如面粉食用油生产项目;汽车类项目仅支持零部件领域,如芯片轴承等,整车制造项目不在支持范畴内

三大方向值得关注

从支持方向来看,有三大方向值得企业重点关注

  • 其一为设备更新,企业可淘汰老旧高能耗设备,引进智能绿色装备,如机械臂光伏驱动生产线等,通过设备迭代提升生产效率与环保水平

  • 其二是创新平台建设,工业设计中心计量检测中心中试验证基地的升级都在支持之列,不过项目需体现出实质专业能力的提升,比如新增高端检测设备等具体举措

  • 其三是新型城镇化配套,位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的重点企业,其设备更新项目将获得优先支持,但企业需出具试点地区相关证明以证实项目关联性

  • 此外,2026年还有几个新趋势领域可供企业布局,包括安全生产领域的矿山智能监测系统化工防爆设备(需提供技术参数与安全认证),电子信息领域的6G原型机研发(需提交技术可行性及研发进展报告),以及设施农业领域的智能温室光照控制系统(须说明与工业产业链的关联,例如为食品加工供应原料)

警惕四项一票否决情形

想要成功申报,企业还需满足严格的准入条件,同时警惕四项一票否决情形在基本条件方面,项目必须处于在建状态,未开工或投资完成超80%的项目不符合要求,企业需提供工程款支付凭证或设备采购合同来证明项目进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且设备投资占比超50%的项目在申报中更具优势;项目性质需为技术改造类,新建异地搬迁项目以及任何涉及房地产楼堂馆所建设的项目均不被允许

以下四种情形会直接导致申报失败,企业必须提前规避

  1. 淘汰设备占比不足10%,企业需提供旧设备发票台账及新设备报价,证明淘汰设备价值占新设备10%以上;

  2. 项目手续不全,若缺少备案环评用地许可等手续,需附上主管部门出具的正在办理证明;

  3. 重复申报,已获其他中央财政支持或正在申报其他国家级项目的企业不可参与此次申报,需出具未重复申报承诺函;四是国产化率不达标,像6G研发智能监测类项目,企业须提供设备国产化证明,具体标准可咨询地方工信部门

申报材料准备


需集齐三类必备材料,并满足两项新增要求

  • 基础必备材料包括项目手续文件投资证明和淘汰设备相关证明

  • 项目手续文件需提供核准/备案批复环评批复用地规划许可安评报告复印件,若某些手续正在办理,需附加说明;投资证明应包含固定资产投资明细(设备土建等)已投入资金凭证(发票银行转账记录等),并注明投资进度未超80%;淘汰设备相关证明则需提供旧设备台账报废承诺书(需加盖公章,明确报废时间和处理方式)

2026年新增的材料要求也不容忽视

  • 一是新旧设备能效对比表,该表格须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报告,不可自行填写,且要体现具体能效提升比例;

  • 二是碳减排测算专项章节,企业需在可行性报告中新增该部分内容,使用国家认可的核算工具(如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列明计算过程与结果;

  • 三是资金隔离使用计划,需明确国债资金与自筹资金银行贷款之间的使用界限,并说明资金监管措施(如专户管理),防止资金混用

各领域申报要点拆解

为帮助企业在不同领域提高申报成功率,我们也梳理了各领域的申报要点




小 结

Conclusion

当前,2026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时间紧迫竞争激烈,企业需严格按照申报要求,快速整合资源完善材料,精准匹配支持领域与方向,才能在此次申报中抢占先机,获得宝贵的资金支持,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住宅老旧电梯电子信息设施农业粮油加工安全生产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想了解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何机遇?投向领域有哪些?如何申报争取资金?

扫码即可免费领取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指南电子版资料

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政策资金该如何精准谋划?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申报有哪些关键要点待掌握?

线上直播课程2025政策资金谋篇布局:超长期国债专项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谋划与申报开播倒计时,助你精准破局!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客服电话:18601103476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