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中建政研
集团介绍
创始人介绍
发展历程
资质荣誉
解决方案
活动报名
新闻动态
集团要闻
行业新闻
新型智库
专家团队
社会责任
智库观点
方法论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破冰16万亿存量PPP:专项债“活水”如何精准滴灌?
日期:2025-09-04



截至2022年底,我国财政部PPP管理库中包含10346个存量项目,总投资超16万亿元,这庞大体量背后,融资瓶颈与政府付费拖欠的双重枷锁,正让大量基建与公共服务项目卡壳一边是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下的付费履约难题,一边是金融机构对存量项目的信贷收缩,16万亿存量资产的沉睡不仅制约了基础设施补短板进程,更让社会资本对PPP模式的信心持续受挫就在行业陷入集体焦虑之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584号,以下简称84号文)的出台,犹如一剂强心针,这份文件首次打破专项债与PPP项目长达十余年的制度隔离,明确地方政府可统筹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存量PPP项目的建设成本与垫付清偿这一政策创新如何破解沉疴?又将如何推动16万亿存量资产活起来?

政策破局:从隔离到融合,打破十年制度壁垒

PPP模式在我国历经十余年发展,如今已沉淀下庞大的存量资产庞大的存量背后,四类困境早已凸显:融资端,金融机构对存量项目信贷审批趋严,部分已签协议的贷款迟迟无法落地;付费端,地方财政压力传导下,部分项目的运营补贴未能按合同履约,社会资本现金流持续承压;推进端,部分项目因建设内容不合理成本失控陷入停滞,资源长期沉淀;信心端,PPP政策频发且趋于严格,PPP项目库取消,市场对PPP模式失去信心

政府债券及PPP模式因为融资责任主体不同及政策未开放等原因,两者一直处于隔离状态,而84号文的核心突破之一,正是打破了专项债与PPP项目长期隔离的状态84号文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地方政府可统筹运用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资金,用于PPP存量项目建设成本中的政府支出;对于已进入运营期的项目,可安排使用相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有序处理社会资本方垫付建设成本问题这一制度创新,让政府债券资金与市场化融资真正实现有机融合,也为符合条件的存量PPP项目注入了关键动能

二实操指南:专项债介入的五维标尺,守住风险底线

不过,专项债并非无差别支持所有存量PPP项目,在建项目专项债的介入需满足以下条件:在投向领域方面,项目须属于国办发202452号所指出的非负面清单,高风险地区还需关注特殊条件,不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项目不得纳入,从源头确保资金精准投向刀刃上;在资金使用方面,仅限支持建设成本,即允许地方政府统筹专项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在建PPP项目建设成本中的政府支出,以及安排专项债券有序处理运营期项目中社会资本方垫付的建设成本;在收益自偿方面,要求项目具备可持续运营收益以实现全生命周期收支平衡,这一要求直指此前部分项目重建设轻运营的粗放模式,倒逼项目回归投建营一体化的本质;在资金平衡方面,专项债券发行规模需满足本息覆盖倍数1.2倍以上的硬性要求,为还本付息留足安全垫,同时需警惕实践中收益测算失真问题;在测算真实方面,项目收益预估必须以自身运营收入为基础(备注:目前绝大多数省份未放开区域统筹平衡),严禁通过虚增收益扩大债务规模,从根本上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累积这五项条件环环相扣,既是专项债介入存量新建PPP项目的准入门槛,也是风险防控的安全网

作为运营项目,可考虑积极争取4万亿元(从2024年开始,每年8000亿,连续5年)用于补充地方财力的专项债券额度及6万亿用于化解隐性债务的专项债券额度(自2024年开始,每年2万亿,连续3年)

三保障机制:构建三位一体防控网,确保政策不跑偏

84号文搭建的融资保障绩效管理债务管理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能够有效推动专项债支持存量PPP项目的政策真正落地见效一是在融资保障层面,明确要求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客观评估项目,对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依法合规提供融资支持,尤其强调已签订贷款协议的项目,必须依法履约发放贷款,杜绝无故断贷现象;二是在绩效管理层面,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要求项目实施机构严格开展绩效监控与评价,且评价结果直接与政府付费挂钩;三是在债务管理层面,严守举债不突破法定限额的底线,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建设资金时,必须在法定债务限额内操作,严禁通过变通方式新增隐性债务这三重机制相互支撑,既保障了资金用得好,也确保了风险控得住

四未来展望:激活16万亿存量,三重价值逐步释放

84号文的出台,无疑为沉寂已久的PPP市场注入强劲强心针,其深远影响将贯穿短期纾困中期强信与长期提质全周期:从短期来看,专项债资金的注入可直接破解项目融资梗阻稳定的现金流既能助力企业科学统筹施工进度,更能有效规避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项目烂尾风险;从中期维度,运营补贴纳入预算管理的硬性要求,将大幅提振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的信心清晰的支付预期不仅能优化市场对PPP项目的整体预期,更能有效吸引增量资本入局;着眼长期,项目运营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将实现持续跃升




小 结

Conclusion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84号文的意义不仅在于打破专项债与PPP项目长达十余年的制度隔离,更在于通过制度创新为专项债活水搭建了精准滴灌的通道让政府债券资金既不漫灌浪费,也不断流缺位,而是靶向注入融资梗阻付费滞后的关键环节随着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在地方政府的统筹引导社会资本的运营赋能金融机构的协同支持下,专项债活水将持续精准润泽PPP存量项目,推动其从沉淀资产蜕变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引擎,为基础设施补短板与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这既是PPP模式历经十年探索后的成熟蜕变,更是我国基建融资体系向市场化法治化可持续迈进的重要标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决策部署,帮助相关单位准确把握84号文核心要求,中建政研定于9月19日-21日在成都举办PPP存量项目规范运营与管理专题培训班


点击图片锁定早鸟特惠席位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客服电话:18601103476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