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2年底,我国财政部PPP管理库中包含10346个存量项目,总投资超16万亿元,这庞大体量背后,融资瓶颈与政府付费拖欠的双重枷锁,正让大量基建与公共服务项目卡壳一边是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下的付费履约难题,一边是金融机构对存量项目的信贷收缩,16万亿存量资产的沉睡不仅制约了基础设施补短板进程,更让社会资本对PPP模式的信心持续受挫就在行业陷入集体焦虑之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2584号,以下简称84号文)的出台,犹如一剂强心针,这份文件首次打破专项债与PPP项目长达十余年的制度隔离,明确地方政府可统筹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存量PPP项目的建设成本与垫付清偿这一政策创新如何破解沉疴?又将如何推动16万亿存量资产活起来?
一政策破局:从隔离到融合,打破十年制度壁垒
二实操指南:专项债介入的五维标尺,守住风险底线
三保障机制:构建三位一体防控网,确保政策不跑偏
四未来展望:激活16万亿存量,三重价值逐步释放
小 结
Conclusion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84号文的意义不仅在于打破专项债与PPP项目长达十余年的制度隔离,更在于通过制度创新为专项债活水搭建了精准滴灌的通道让政府债券资金既不漫灌浪费,也不断流缺位,而是靶向注入融资梗阻付费滞后的关键环节随着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在地方政府的统筹引导社会资本的运营赋能金融机构的协同支持下,专项债活水将持续精准润泽PPP存量项目,推动其从沉淀资产蜕变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引擎,为基础设施补短板与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这既是PPP模式历经十年探索后的成熟蜕变,更是我国基建融资体系向市场化法治化可持续迈进的重要标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决策部署,帮助相关单位准确把握84号文核心要求,中建政研定于9月19日-21日在成都举办PPP存量项目规范运营与管理专题培训班
点击图片锁定早鸟特惠席位
